WGC2025洞察|守护城市“烟火气” 申能集团邵君:加快布局绿色低碳新兴赛道 探索能源结构转型方向

WGC2025洞察|守护城市“烟火气” 申能集团邵君:加快布局绿色低碳新兴赛道 探索能源结构转型方向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新华网北京5月23日电(石海平)5月20日至23日,创办近百年的全球燃气行业“奥林匹克”盛会——世界燃气大会(WGC2025)首次在中国北京举行。申能集团投资管理部总经理邵君在大会期间接受新华网采访时表示,天然气在中国能源转型中承担着基础能源保障和低碳转型的双重使命。“申能集团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加快布局绿色低碳新兴赛道,探索能源结构转型方向,并努力为上海这座超大城市提供安全稳定的低碳绿色能源。”

今年恰逢上海城市燃气事业发展160周年。1865年11月1日,人工煤气点亮了位于上海市南京东路的第一盏煤气路灯。以此为标志,上海开始步入煤气化时代。一个半世纪过去,申能集团始终守护着城市的这份“烟火气”,踏实走好能源结构转型之路。

邵君从四个方面介绍了申能集团的能源结构转型进展。

——持续加大新能源电力投资,为国家和上海贡献更多零碳电力。“十四五”以来,申能集团新增投运风电、光伏项目296.91万千瓦,非水可再生总装机达到512.15万千瓦,控股新能源装机占总装机比重达到30.22%,较“十三五”末提高13.2个百分点,每年可降低碳排放741万吨。

“今后,公司将继续坚持海陆并进、分布式与集中式并举,力争“十四五”末新能源装机占比达到35%以上,为国家和上海本地提供更多的零碳电力供应。”邵君表示,申能集团也积极参与“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积极开展储能业务布局,参与并助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持续创新清洁高效煤电技术,从源头上节能降碳。“对煤电而言,节能就是降碳。”据了解,多年来,申能主导了多项煤电机组先进节能技术的应用,持续深化高效清洁煤电技术集成创新,节能水平始终保持行业领先,申能也打造了多个电力行业人士耳熟能详的精品工程,比如2008年投产的申能外三发电,是全球首个运行煤耗低于280克/千瓦时的火电厂。再比如2022年4月投产的135万千瓦国家火电示范项目(申能安徽平山二期项目),额定工况供电煤耗249.31克/千瓦时,每年可比同期建设的二次再热百万机组节约10.5万吨标煤、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26万吨,成为全球煤电机组的新标杆。

——积极布局未来能源,全链条布局氢能产业。2018年以来,申能围绕氢源、储运、加氢站、燃料电池等多个领域开展多点布局,形成了氢能“三纵三横”战略,推动氢能产业化发展,促进工业、交通等领域减污降碳。其中“三纵”着眼高端制造,“三横”聚焦应用场景。

据介绍,2024年2月,国家工信部正式批复立项了由申能集团牵头的“海上风电制氢综合利用关键技术及工程示范”项目,这是申能首次承担国家级研发研制任务,向深远海进发,用以突破海上风电漂浮式制氢及能源转换关键技术,探索未来氢基能源解决之道。

——加快拓展新兴能源领域,为能源领域低碳发展赋能更多可能。申能在洋山LNG接收站打造了国内首套、目前全球规模最大的LNG冷能发电示范应用项目,利用LNG优质低温冷能以及海水低品位热能进行发电自用,年设计发电量2400万千瓦时,约占接收站年用电量1/4,可减少能耗约7000吨标煤/年,减少碳排放约1万吨/年。

邵君告诉记者,申能集团在做好持续增加洋山港船舶动力用LNG反输供应能力的同时,积极布局绿色甲醇和生物天然气领域。“我们与上海城投、华谊集团、上港集团等企业合作,推动在上海化工区建设年产10万吨绿色甲醇工厂项目,项目已于今年1月正式开工,预计于今年底投产。”

在本次展会上,申能集团“绿色甲醇”中心展项全面展示了申能集团发挥产业优势、积极推进上海市绿色甲醇项目的生动实践。同时申能集团还围绕“守护美好生活”“赋能绿色发展”“创新绿色金融”三大主题,全面展示申能集团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新型能源体系建设、服务国家“双碳”战略中的实践与担当。

在邵君看来,本次大会提供了一个会见老朋友,结识新朋友的绝佳机会。“我们也会利用这个难得的机会,与各位同行一起展望中国天然气发展前景、彼此分享燃气行业基础设施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5月20日下午,上海10万吨级绿色甲醇仓储及装卸服务协议签约仪式在申能展台举行。申能集团旗下申汲环境与孚宝港务公司签署服务协议,携手在绿色甲醇仓储和码头装卸服务方面开展长期合作,保障上海港绿色甲醇的稳定供应。

据了解,申能集团系统企业在本次展会上带来5场重磅活动,展现了申能在能源保供、绿色甲醇、智慧燃气、绿色氢能、绿色金融等领域的最新进展。

【责任编辑:索炜】